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书画学会官方网站!

展览展讯|故宫大展,文华殿里遍览中华文明!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15        点击量:
2022年1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 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29家博物馆举办的“何以中国”展在文华殿正式开幕。本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比拟于河水的源、流、汇,三个单元下各设三节,合为“九章”。


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阐发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天地之间”“生作在兹”“启蒙奠基”


源,水之本也,或降于天,为雨为露,或涌自地,为泉为渊。


近年来重要考古成果的不时涌现,依托对“物”的阐释与早期历史文献记载,一个史前中国的相貌与开展轨迹日趋明晰,指引我们回溯文化之源,带我们看到文明与智慧的碰撞、凝结的成果为尔后奔腾不息的中华文化之河注入了强有力的源泉。

自商至周,自秦至汉,寰宇一统将广袤的中华大地凝聚成一个史无前例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雄居四方之中,称为“中国”。



|天地之间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文明初萌,天地之间。

中国大地幅员广大,地形多样,纵深广袤。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步降落。中华大地被崇山峻岭与江湖河海分割成一个又一个共同的天文单元。相对封锁独立的自然天文环境,高山大河的阻隔,使得中华文化不易受外界影响而一脉相承;而多样的天文环境又赋予了中华文化的奇光异彩以及多元一体的可能。特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也用本人的方式向千百年后的我们展现着他们眼中的世界。

这部分展出红山玉龙、何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等文物。


640.jpeg

|生作在兹

森林草场,泽国平原,自然环境为中华先民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提供了金、木、水、土等自然资料,进而产生了农耕、蚕织、作陶、制玉、漆木、冶金等百工百业。经过数千年来先民们关于缫丝绩麻、栽培水稻、种植粟米等的探究,我国古代根本确立起“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为特性的农业经济形式与“男耕女织”的根本消费与分工形式。

先民们充沛发挥本人的聪慧,量体裁衣在中华大地上发明了区别于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的灿烂农耕文化,而这也就是承续至今的中华生活方式之主要来源。

640 (1).jpeg

|走向统一

经济的开展,带来的是思想的开放和文化的开展。文字呈现在甲骨上、铜器里,钟鸣鼓震,琴瑟和乐,在商周的庙堂里奏响。人与人之间尊崇的是信和义,诸子百家,虽有争鸣,却是百花齐放。

在制度层面,法家代表商鞅与革新图强的西方霸主秦君擦出了富国强兵的火花。秦皇汉武,雄才大概,中央集权,中华大地上树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华帝国。

在此之后,中华民族有了不变的称号,中国。








“血脉相依”“和哀共济”“启蒙奠基”

中华文化之流,亘古及今,延绵不停。民族与民族之间、外乡与外部之间、人类与六合自然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深入影响了中国物质文化,持续丰厚着中华文化的内在与外延。


历经数千载的沉淀与传承,中华文化的展开目的日益坚决,流向与时俱新。本单元展出的文化遗存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依于历代先贤的聪慧与自然造物的绮丽,历久而弥坚。


|血脉相依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开辟广大版图,共同书写长久历史,共同发明绚烂文化,团结统一、文化兼容并蓄、经济互相依存、情感互相接近的多元一体魄局。汉唐以来,反映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地域和民族特征,与中原文化互相辉映、碰撞、交融而产生丰厚多彩的物质与思想成果,是绵亘至今的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640 (4).jpeg

|和哀共济

汉唐以来,多条贸易线路的畅通和繁荣,为中华文明与外部文明的交流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这些铺设在沙漠绿洲草原、山地和港口城市之间的商业要道,网布于亚洲、欧洲甚至美洲、非洲的广大地区,在传播各地丰饶物产的同时,也传播了技术、艺术、语言和宗教。如今,这些通道被统称为“丝绸之路”,它们创造和滋养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640 (5).jpeg






“民本邦宁”“格物维新”“汇流澄鉴

这条大河经过几千年的奔腾跌宕咆哮低吟,已经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宏大,也是越来越平缓,浩浩荡荡,风长而波宁。这正是中华民族今天的模样,行道中和,却是气势磅礴;浪涛不兴,却是不可阻挡。


多元一体,延绵不绝,兼收并蓄,从无停歇。


中华文明的历史跨越千年,人民创造、人民享有、人民传承。



|格物维新

天工开物,格物维新。

中华民族的聪慧表现在关于人与物之间关系与规律的探究、传承与应用,同时亦表现在其哲学观与价值观中。


四大创造、耕种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等各项科技成就,不只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中国社会的繁荣开展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根底,也为世界人类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人类文化的星空中一直闪烁迷人的光辉。



|汇流澄鉴

中华文明以耕桑为基础,却以文章为追求。各种经典作品的模写,无数经史子集的刊印,是中国文化人的共同努力,把五千年的中国民智,留在了浩瀚的中华典籍之中。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知识体系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是中华古代文明最丰富最完备的汇集。乾隆皇帝手书“汇流澄鉴”四字匾额,正悬挂在藏有《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内。中华文明在这部《四库全书》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源、流和汇。文渊阁也将作为此次展览最后一件“展品”,与文华殿展厅结尾处的《四库全书》(影印本)遥相呼应。








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套,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善本、印章等类别(受展厅环境限制,大部分纸质和丝织类文物为复制品),包含何尊、长信宫灯、藏文《四部医典》等声名远播的国宝重器。受新冠疫情影响,河南、陕西部分博物馆的文物未能在开幕时展出,将来视情况在展期内补充参展。


作为故宫博物院2022年开年首场大展,展览将跨越壬寅年春节、北京冬奥会、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延至5月初,以宏大的选题视野、流畅的展览叙事、全新的内容表达、具有故宫特色的展陈形式,为公众奉献一场丰富精彩的文化大餐,并通过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呈上文博工作者们对于“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热门标签:

通知公告

点击排行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