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艺术·
一、拼贴艺术是什么
「拼贴艺术」指在平面空间或者浮雕中,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构思、排列、粘贴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把一些材料黏贴到画布上来代替纯手绘的图形,并且混合使用的绘画技法。
拼贴艺术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大到合成海报、书刊封面,小到手账、表情包等等。拼接艺术仿佛是随着科技发展衍生的新兴艺术,PS就是现代版拼贴艺术,但其实拼贴艺术历史十分久远,在艺术圈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只是20世纪初没有电脑,艺术家需要靠手工进行图形的拼贴和组合。
最近大火的NFT艺术,英国拍卖平台佳士得(Christie’s)所拍卖的第一个数字收藏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本周四(3/11)结标了,得标者以接近7千万美元(69,346,250美元)的价格,取得了该作品的“不可替代代币”。
▲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的作者为美国数字艺术家暨图像设计师Mike Winkelmann,Winkelmann在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名号为Beeple,从2007年开始,每天都会创作一幅数字图片,不间断地维系了13年半,将它们集结之后产出《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我们熟悉的 KAWS 更是通过AR技术,化身虚拟雕塑,漂浮在全世界12个标志性地点上空。
▲ 《KAWS》
毕加索被广为赞颂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从绘画到雕塑,其作品涉猎广泛。作为立体派的创始人之一,毕加索也被视为拼贴手法的开创者。1912年的「有藤椅的静物」,他在画布上黏了一片印有藤编图案的油布,以此方式取代直接在画布上画出藤编图案,从此模糊了艺术中真实与幻象的区别。
▲ 《有藤椅的静物》
自毕加索以后,拼贴手法在立体主义艺术家的画面中频繁出现,但都并未以拼贴手法作为其绘画的主要手段,拼贴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流转于画面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达达的艺术家们更丰富「拼贴」概念,不论是文字片语、残缺图片,大量制作的广告印刷品,报纸杂志上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动手剪贴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材料。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有些艺术家也从摄影术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同为达达主义艺术家的汉娜·霍赫则通过对德国军队摄影师的修剪照片的行为进行模仿来创作艺术。
早期的波普艺术深受达达派的影响,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作品《是什么让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诱人?》就是运用达达主义的拼贴手法将现代英国人的生活状态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中国,拼贴画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具有民族特色和装饰美感。其实中国的拼贴画的出现要比西方提出拼贴画的观念早得多,只是没有被归类到艺术史里而已,常常被当成工艺美术。
事实上,我们看20世纪的所有艺术门类,在这些概念被提出之前早就有了,所以在艺术领域里,我们不能说谁发明了什么艺术形式或流派,只能说谁提出了某种观念,把原本早已有的艺术形式包括在民间出现的艺术形式,重新挖掘出来再创新。
从艺术史的角度讲,拼贴艺术发展的50年也正是艺术的宏大叙事走向终结的50年。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艺术终结理论的阿瑟·C·丹托认为:不管可能是什么样的艺术,它得以创作出来不必是因为受到一种可靠的叙事的好处。在这种叙事里,这种艺术被看作是故事中一个适当的下一阶段,而拼贴手法正是打破这种“可靠的叙事”的重要动力。
最初,拼贴艺术的出现,是因为到了现代艺术,艺术家们越来越注重想法的呈现,而不是凸显造型艺术的技法,拼贴的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艺术家们创作的效率,也使得艺术家们即使没有娴熟的造型艺术基础,也不妨碍他们通过艺术表达一些创意的想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繁忙,不断地碎片化,这种生活状况本身就成为一种拼贴。拼贴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包括我们生活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多元素拼贴堆叠的产物。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