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书画学会官方网站!

领略书法之美——行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11        点击量:

《宣和书谱·行书叙论》云:“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则谓之行,兼草则谓之行书。”这是说,隶书成为古体字以后,隶法已经过时,楷书过于拘谨,而草书又过于奔放,介乎这两者之间于是产生行书。行书兼有楷书的,称为楷行书,行书兼有草书的则称为行书或行草。可见,行书是吸取楷书、草书而形成的一种书体,或者说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书体称行书。

谈到行书先浮现人们脑海的是行楷,大多人书写用的也是行书行楷,可能是他书写简便流畅自然,且便于辨认的特征正好顺应了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仅如此行书也有许多魅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它的特征吧!



笔画前后呼应牵丝连带之美


牵丝之处,是笔画连接之处,在草书里哪些地方可以牵连哪些需要断开比较讲究,因为涉及到字的辨识。而行书与之相比较就没那么高它更加灵活多变。

其实,连笔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牵丝的多少,而在于意连。牵丝的本质,是因书写的“惯性”而在笔画之间留存的运动痕迹。

在笔锋快速入纸的瞬间而形成。我们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会发现大量的出现此技法。如“峻”字: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509.jpg

“峻”字结构左右偏移,捺画由轻渐重,出锋舒张。


......

图片

图片

图片


汉字因为有笔顺,在收笔与起笔之间快速形成的“牵丝”。在笔画与笔画之间,使用牵丝连接,使整个字看起来更加连贯,甚至在一定成程度上,代替了笔画形态的作用。如: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550.jpg

“犹”字左右相和,字势自然平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545.jpg

“情”字结体略扁,“忄”两点上移,生动活泼。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书写完一个笔画,或承接下一个笔画,笔锋快速离纸,就此收笔。一个笔画的收笔,往往暗示着下一个笔画的起笔,通过牵丝的形态和方向。




书写流畅行云流水之美


如歌中所唱,“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体系”的行草书法帖,总给人古意盎然、婉转流畅的感觉,正如“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楷书讲究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再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行书时就有点不受用了。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行书作为书法艺术,在实践中,往往改变了书写笔顺,为了书写流畅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把握字体的间架结构。规范笔画,是因为古人书写的优秀作品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难以改变的笔画模式。



第一行书《兰亭序》(局部)王羲之


《兰亭序》神理在似奇反正,若断还连八字”。在结构上,极尽变化,《兰亭序》全篇章法自然,结构精致,潇洒飘逸,一气呵成,它集中体现了王羲之所创造的书法新面貌。


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局部)颜真卿


《兰亭序》用笔多露锋,侧笔取势,妍媚俏丽,神气纵逸,提按内恹,而《祭侄文稿》颜书用笔多藏锋逆入,正锋入笔,下笔厚重,宽博舒展,顿笔外拓。


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局部)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仪态万方之美


行书能借助楷书、草书的笔法和体势,把楷书的严谨和草书的流美融于一体,构成了其他书体无法代替的艺术效果。它的点画灵动自如,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常常出现牵丝相连,因而显得活泼、连贯、意态无穷。既比楷书简捷流便,又比草书平易近人;既比楷书柔婉,又比草书雅致。结字上,行书强调动感,大小、正斜的变化。



· 笔画简化 ·


行书中许多笔画都以点来代替,简化了书写过程,提高了书写速度,而且显得活跃跳动。点,可以代替横、撇、捺等。短笔画代替长笔画,使笔画简化精炼。


(一)以点、横代替其它笔画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644.jpg


(二)减钩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647.jpg


楷书的钩要转变方向。行书的钩为了书写顺畅可以不写钩,有时放锋,有时回锋,有时将挑钩写成平钩。



· 结构变化 ·

行书结构的变化,体现在行书快写中次要笔画的省略和简化,或借用草书的常见符号而变形,也体现在因为连写的顺畅而改变了笔顺,或因为抒情的需要和成行成篇组合的生动变化而夸张了字形的大小和局部的收与放。行书形态多变,体势斜侧,大小伸缩,率真洒脱。

(一)简化结构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652.jpg

(二)改变结构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656.jpg


(三)重组结构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658.jpg


(四)夸张结构


行书在组合运用中要大小参差,有时夸大主笔,有时缩小字形,有时形斜生动。在变化中,通篇和谐、自然、抒情。





质地之美


“质”是指点画的质地、质感、份量、力度、文采等。有质感的点画,其意味风韵,浑厚含蓄,其表虽朴实而无外饰,其里却“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颜真卿的《祭侄稿》、杨凝式的《韭花贴》、李建中《土母帖》和张旭《古诗四帖》,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沉着顿挫、痛快淋漓、骨肉相称的艺术感受。这种线条在“内容”上是丰富而充实的。“笔中有物”,正是指此而言。


微信图片_20230511151702.jpg

《土母帖》李建中


故富有质地美的点画,其画的两面往往不光而毛,或挺拔有力,或婀娜凝练,如飞入动,笔韵流畅,无凝滞板之势。这种深得“疾涩”的用笔,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和纯熟的笔墨技巧,以及雄健的笔力,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相反,一些浮薄扁平、墨不入纸、版刻光滑、怯弱无力、抛筋露骨、臃肿露肉、龌龊渣残的笔画,往往失去用笔的自然美,皆非书者所宜。




热门标签:

通知公告

点击排行

—  友情链接  —